游客您好! 会员登录 | 注册会员

《殡葬文化学》课程

来源:本站 作者: 点击数:12559 发布时间:2013-06-05

《殡葬文化学》是从如下思路理解死亡文化的:人们的每一活动中都包含着一类文化(观点),而全部的社会活动无非是两大类,即生存活动和死亡活动:前者是围绕生存而展开的活动,如婴儿出世、优生、祝寿、学习、工作、交友……,后者是围绕死亡事件而展开的活动,如死亡观、殡葬、墓、碑、祭祀……,它们都各自形成一种文化。死亡文化就是一个社会围绕死亡事件而建立的文化(认知)体系,它分为三类形态,即死亡的观念形态、操作形态和实物形态。死亡的观念形态是指对死亡的看法,亦所谓“死亡哲学”,其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理解死亡,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给人们的生存提供一个赖以无穷欢乐的精神支点和面对死亡时的安详,所谓生得其益,死得其所。死亡的操作形态即办丧事、祭祀等活动,实物形态和操作形态统称为“殡葬”,这一过程所形成的文化被称为“殡葬文化”。显然,殡葬文化是死亡文化更感性的部分,并受死亡观念形态即死亡哲学的影响和支配。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忌讳谈论死亡和死亡事件,导致我们难以正确面对死亡,难以树立正确的殡葬观念。这种状况迄今没有多大的改观。在我们的教育体系 里,关于死亡文化的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根本扭转,故加强《殡葬文化学》课程建设尤为迫切。

2004年,《殡葬文化学》申报院合格课程建设,获得优秀评价。现在,《殡葬文化学》这门课已经成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建设课程,其中王夫子教授是该课程的首席负责人。

 

评论
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客服QQ:645757493  |   客服QQ:398136720    Copyright © 2013 善缘佑福网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辽ICP备13002789号
本站图片及文章来自作者惠寄与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 如果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投稿。